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2月26日上午,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一行考察謝徑安·傳化農創村,重點來到農業科創園,察看項目建設情況,并詳細了解了政企合力推進下,傳化作為民營企業深度參與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
從傳化的三農情懷,到投身鄉村振興、選址謝徑安的緣由,再到政企村農合力共建下的實踐行動與成效目標。在農業科創中心,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向韓文秀一行全面介紹了謝徑安·傳化農創村的整體建設情況。“你們的建設速度很快,效率很高,政企村農的模式很好,舉措和目標對農村農民都很實在”。過程中,在了解到從開工啟航至今,短短八個月取得的成效時,韓文秀頻頻點頭,用四個“很”表達了對項目的高度肯定。
隨后,韓文秀先后參觀了生物育種實驗室、數字種苗工廠、番茄生態農場及油菜新品種試驗田,察看了一顆種子/種苗從實驗室到田間的全過程,了解了傳化“育繁推”一體化產業發展優勢。
生物育種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們正進行著種苗脫毒試驗、配置試劑、性狀分析……等實驗工作。自項目建設以來,傳化在謝徑安搭建農業科創平臺,把實驗室建在田間地頭,讓科學家們進門做實驗,出門搞試驗。目前,項目已聚集了油菜育種專家張冬青等一眾科學家,開展作物及花卉育種研發工作。
就在上個月,傳化與浙江省唯一一家農業領域的省重點實驗室湘湖實驗室成立了種業聯合創新中心,彩色油菜的試驗和油蔬兩用油菜的示范推廣已在謝徑安·傳化農創村落地;湘湖實驗室研究員團隊培育的全球最大淡水螯蝦之一的紅螯螯蝦成果轉化項目,落戶謝徑安的籌備工作也在加緊推進中。
來到數字種苗工廠,一邊是一盤盤剛播好種子的穴盤從播種線上下被自動裝入碼垛車,由工人推進智能催芽室;另一邊是在進行手工播種的種苗共富工坊,剩余約1%無法實現機器播種的種子,由32名村民來完成。一方面解決非標育種的生產需求,另一方面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
韓文秀一行穿過智能播種催芽車間來到育苗車間,西葫蘆、辣椒、苦瓜、五星花、牽牛……等各種蔬菜及花卉種苗鋪滿了整個車間,水肥一體機正在灌溉;另一旁的車間里,各種色彩、絢麗多姿的成品蝴蝶蘭正在綻放。通過探索“種苗和花卉”的輪作模式,對種苗品種進行優選測試,沖破農業生產的淡旺季,讓數字種苗工廠“一年四季”有種育、有花開,提升生產設施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
在番茄生態農場,在無土栽培、吊蔓、滴灌、遠程環控等技術的應用下,三個月前種下的番茄已長至2米多高,結出了累累碩果,再有一周時間,這批番茄將大批量開始轉紅。通過番茄等果蔬的示范種植,在現代化的農業服務和模式的加持下,將幫忙更多中小型家庭農場和農戶增產、增效、增收。
“這樣就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你們的項目與千萬工程的理念原理是一樣的,先示范出來,老百姓覺得好,大家一起來做,一起來參與。”在看過、聽完傳化“抓兩頭,帶中間”的產業發展模式后,韓文秀表達了對項目的肯定,同時稱贊徐冠巨,“您不光是搞化工板塊的專家,搞農業也是一把好手。”
來到油菜新品種試驗田,韓文秀還聽取了湘湖實驗室油菜育種專家張冬青對于油菜創新品種的介紹,并鼓勵研發團隊要大力推廣好的品種。
“大有可為,大有希望!”臨別前,韓文秀再次表達了對項目的認可,并強調謝徑安·傳化農創村項目是優質資源下鄉,后續工業與農業要融合起來,發揮好政企村農合力優勢,努力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新模式,為全國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