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浩在杭州市專題調研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之以恒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強省建設,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注入強大動能。
在謝徑安·傳化農創村,王浩詳細了解政企村農合力共建下,民企深度參與鄉村全面振興的特色新模式,并重點圍繞科技創新主題,深入了解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及其對村農增收的帶動效應。
王浩來到傳化農業科創中心,參觀生物育種實驗室,了解正在進行的育種實驗和科研溫室建設情況,聽取入駐農業科創企業一木禾吳新榮博士育種研發介紹。
隨著育種4.0智能育種時代的到來,育種既要拼技術,更要拼速度。傳化發揮鏈主優勢,搭建科研試驗平臺,服務科學家隊伍,建設面向未來的農業生物技術科研試驗平臺,打造集“公共實驗室+科研試驗設施+標準試驗農田+示范推廣農田”于一體的農業全場景科研試驗推廣基地,搭建“基地+基金”的平臺服務體系,加速研發進程和成果轉化。正在籌建的科研溫室,是生物育種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的必要場景,可實現每年4代培育,大大縮短研發周期,幫助生物育種企業搶占市場先機,提高新品種競爭力,預計今年9月正式建成啟用。
隨后王浩走進數字種苗工廠,從自動播種、智能催芽到數字育種多個環節,察看脫毒番薯苗、觀賞辣椒、超級鳳仙、五星花等農作物及花卉等新品種試驗。
在智能播種育苗間,“穴盤”在流水線上快速行進,種子精準落入厘米見方的穴中,僅6秒,就播下了200顆杭椒種子,速度是人工的80倍。播好種子的穴盤從播種線上下來被自動裝入碼垛車,由工人推進智能催芽室,通過相較自然催芽快3倍的速度整齊冒芽后,一盤盤幼芽苗又會在育苗車間進行工廠化培育,陰雨天植物生長補光燈及時為種苗補光加溫,炎熱天卷簾風機自動為溫室降溫加濕……直到成苗后被送到長三角范圍內的各個田間地頭。
在全自動育苗溫室,技術員正在對設備進行種苗旺季生產前的緊張調試,核心設備“全自動苗床物流系統+移栽補苗機+智能噴灌機”可實現育苗、補苗、灌溉、出貨全程自動化,尤其移栽補苗機,通過先進圖像識別技術判斷不合格種苗位置,用高壓氣清理不合格種苗后用專用機械抓手補全種苗。正式投產后,可實現育苗、補苗、灌溉、出貨全程自動化,成品苗盤好苗率100%,移苗補苗速度18000株/小時,一臺機器相當于15個熟練工,生產效率能提升40%。
在培育好種,育出好苗的同時,在謝徑安·傳化農創村發展加工流通,打通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轉化通道,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和花卉港,打造“傳化甄選”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構建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中間環節通過聯農帶農,創新“平臺+家庭農場”模式,按照六統一標準,全周期賦能家庭農場發展,助力增產增收。
王浩高度肯定了傳化通過搭建科創平臺,加速生物育種的創新研發、產業轉化及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的創新模式。他要求要牢牢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立足資源稟賦加快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綠色農業,進一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過程中,王浩還詳細詢問了土地流轉、產村融合、交通建設等情況,肯定傳化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并鼓勵傳化發揮好優勢,把花卉產業做大做強。
臨別前,王浩進一步要求,政府和傳化要持續深化好“政企村農”特色模式,完成好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和使命,探索出一條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新路。
浙江省市領導盧山、姚高員、孫旭東參加調研,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