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攀) 日前,傳化集團AI特訓營迎來新一期學員,來自各個業務線的傳化職工參加培訓“充電”,從AI通識到AI智能體使用,一場場技術盛宴讓職工收獲滿滿。以職工技能提升促穩崗、就業是傳化集團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重要策略。
作為一家老牌制造業企業,近年來,傳化集團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主動擁抱AI熱潮,從辦公到管理,從市場到服務,從智造到供應鏈,在12大領域58個場景開展“AI+”建設。今年,傳化集團開設AI特訓營等分層分類的訓戰,全方位提升職工技能,變“藍領”為“智領”,讓技術賦能與人才培養形成良性共振。
職工張海嬰所在的傳化化學制造中心品質管理部守護著產品質量的“生命線”,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對數千份不同格式的質保單進行核驗,以確保原料使用符合相應技術標準或行業標準,然而傳統的人工核驗模式很容易出現效率瓶頸。“經過學習AI技能,我們開發出AI智能質量報告分析系統,將人工識別轉化為自動化識別,徹底重構了這一業務場景,預計每年節省1800小時核驗時間。”張海嬰說,參加培訓提升了業務能力,跟上企業發展步伐,越干越有勁頭。
“隨著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企業工作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用數據驅動代替手工作業,用數字工具代替重復勞動逐漸成為常態,我們的職工也感受到技術變革帶來的壓力和緊迫感,期盼成長,學習熱情高漲。”傳化集團組織與人才發展部總經理沈月鋼說。為此,企業開設AI特訓營作為提技穩崗的重要平臺。
在傳化,AI應用能力已深度融入職工成長體系與組織發展脈絡。據了解,傳化集團在年終考核中特別設立“組織含AI量”專項指標,推動各部門將AI應用納入日常運營。其中,由流程與IT部牽頭打造的AI特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各部門選派職工參與培訓,聚焦流程優化、數據分析等業務場景,深度學習AI工具應用。參訓人員回到所屬部門后,將所學教給團隊成員,共同開發適配本部門的AI智能體,形成“培訓—實踐—賦能”的閉環。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傳化集團一直把職工技能提升擺在重要位置。企業每年投入超過1億元用于職工技能培養,搭建“傳化技能學院”體系、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舉辦技能大比武,幫助職工不斷適應新的崗位環境和要求。
“前年人均學習課時為40小時,去年躍升至75小時,今年我們更是將目標設定為不少于90小時。”沈月鋼告訴記者,職工可以參加集中培訓,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管理技能等。培訓內容不僅聚焦AI,還深入拓展至化學專業、工匠技藝、傳統手藝等條線培訓,形成覆蓋廣泛、層次分明的課程矩陣。履職能力的提升進一步穩定了職工特別是人才隊伍,近年來,傳化集團職工基本保持在1.6萬人左右。有了更強的職業競爭力,職工即便離開當前崗位,也能憑借過硬本領在更廣闊的職場中立足。
“企業發展好了,個人也取得成就,職工覺得有干勁、有盼頭,企業也就有動力、有活力,才能在新趨勢中持續向前發展。”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面向未來,傳化集團將始終聚焦穩崗位提技能,堅持依靠職工發展企業,打造新時代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隊伍,向著新質生產力方向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