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專家預測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向集約化、協同化方向發展;二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個企業將能在同一機制作用下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三是物流信息將向商品化、物流信息處理將向電子化、物流信息傳遞將向標準化、實時化發展;四是行業整合力度將逐步加大、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行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無疑對傳統的經營與發展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身在其中的物流企業,應該怎樣應對?
8月23日上午,成都傳化公路港與達州公路物流港的物流信息跨區域交易項目合作啟動儀式在達州隆重舉行。成都公路港物流信息交易系統成功接入達州公路物流港信息交易平臺,由此開啟了國內首對城市成都—達州物流信息系統互聯,物流信息互通的先河。
優勢互補的雙贏合作
成都公路港依托傳化公路港物流模式運營4年來,集聚整合了成都及周邊地區90%的貨源信息,成為省內最大的物流信息交易服務平臺。成都公路港平臺所用的物流信息交易系統,已通過傳化各公路港10多年的運營檢驗。
按照傳化公路港物流產業集團的全國連鎖復制戰略,傳化公路港四川大區今年按照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合作,共建、共營、共享的思路,啟動了以成都公路港為核心的西部平臺網絡的拓展。達州是傳化公路港四川大區采取共享方式對外拓展的第一站。
達州公路物流港是川東北最大的物流資源集聚整合平臺,是一個集物流信息交易、現代物流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中心,與傳化公路港物流信息交易服務平臺具有相似的公共屬性。對于達州公路物流港而言,在2011年9月投入試運營后,適時引入這個系統既減少了開發的人力、資金的投入,又節省了時間成本,更可加速川東北物流服務資源和物流需求資源的集聚,加快自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雙方的合作無疑是一個互補性、雙贏的合作。
互聯互通的穿越服務
物流商家用小黑板手寫的方式廣告自己的貨運信息,而貨車司機則采取走街的方式尋找貨源信息,這是手段落后、效率低下,最傳統的物流信息交易方式。
傳化公路港物流系統包括:物流信息發布及車輛、客戶誠信認證與評價等功能模塊,是傳化公路港物流模式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個信息交易系統,還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了更加豐富的信息查詢終端,如物流商家在交易大廳電子屏集中發布信息,讓貨運司機看屏選擇;物流商家通過公路港平臺發布信息,并通過手機為在途司機提供配貨服務等,極大方便了入駐平臺經營的物流商家找車,方便了加入平臺車輛會員的司機找貨。采用跨區域物流信息交易方式,更是突破了空間限制,為車貨匹配提供更多的成交機會。
跨區域的兩個物流信息交易平臺,通過使用同一個先進的軟件系統,讓兩地眾多物流商家的貨運信息異地同步發布,讓兩地眾多的貨運司機實時查詢,讓貨運提供者和運力提供者充分選擇、自由洽談交易,解決了傳統物流資源零散、交易環節閉塞、信息集聚度不高的孤島問題,整合成都、達州兩地物流資源,擴大集約化經營范圍。項目成熟運營后,兩地貨源信息總量將突破每天1.5萬條,兩地在場配貨車輛總數每天可達1.5萬輛。
今年8月份,在成都公路港物流信息交易系統接入的調試期間,達州公路物流港發布信息已由原來每天發布200條左右,上升到目前的4500條左右,司機查詢累計已達1000人次。
城城互通的融合發展
成都公路港平臺式集聚、專業化運營、集群式發展的綜合效應,形成了一個平臺、數萬家工商企業、上千家物流企業和幾百萬輛社會車輛的物流產業鏈,大大提高了所在地區的物流服務水平,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進而提升了兩地工商企業的競爭力。
據了解,成都傳化公路港依托公路港物流平臺模式,經過短短4年運營已整合各類物流公司1200多家,配套服務商家600多家,社會車輛20多萬輛,累計營業額突破200億,上繳稅收突破10億元,解決當地就業人數2萬余人。尤其是作為公共物流平臺,成都公路港已使空車進港配貨時間從原來的平均2天,減少到現在的6小時左右,大大加快了車貨匹配速度,提高了物流效率,為周邊2萬多家工礦商貿企業降低物流成本30%左右。
成都達州兩個平臺型物流企業物流信息系統互聯,物流信息互通后,讓兩地物流服務和物流需求資源在一張網上一體化運營,眾多的物流商家可選擇異地車輛運貨,眾多的貨運司機也可以選擇異地物流商家,這便意味著物流信息在成都和達州之間實現了城城互通。融合到物流產業發達的中心城市,這對于起步較晚、的達州物流而言,無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加速物流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契機。
這一跨區域物流信息交易模式的成功落地,將再次推動中國公路物流信息交易模式的跨越式升級,更重要的是通過物流信息交易系統原始數據的積累,可使物流信息交易平臺發揮出區域物流晴雨表的作用,為地方經濟轉型及結構調整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