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增強對制造業的信心,不要再貼‘傳統’標簽,徐冠巨的話擲地有聲,我堅定地認為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礎,更是脊梁。
10月25日,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在杭州開幕,海內外1400多名浙商精英匯聚浙江省人民大會堂。在當天下午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浙商論壇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首場出席,其鮮明的觀點,面對經濟新常態從容的準備和充足的信心,讓與會浙商代表為之一振。
經濟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過去是需求型經濟,現在隨著消費水平提升,需要的是品牌意識,需要消費體驗與互動。活動前,徐冠巨在接受浙江經視的采訪時表示,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產能過剩與消費需求提高的矛盾凸顯,實體企業要在這種平衡中找到轉型升級出路。
本次世界浙商論壇,首場論壇即以《新常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主題。作為浙商中制造企業的杰出代表,徐冠巨與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建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萬豐奧特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展開思想交鋒。
90年代制造業開始發展起來,隨后興起的城鎮化、互聯網大潮又把制造業淹沒了。如果就給制造業貼上傳統的標簽,是不利于制造業發展的。徐冠巨說,經濟最終還是要回歸制造業,制造業是經濟的脊梁。
我國工業企業物流費用占生產成本的30%-40%,而發達國家只有10%-15%。如此低效的物流水平,我們實體企業還干得動嗎?論壇上,徐冠巨直指制造業轉型痛點,重視制造業,就要重視服務于制造業的生產性服務業,我國生產服務水平太低了。
在論壇演講環節,著名經濟學家、浙商研究會名譽會長辜勝阻教授同樣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梁,但當前很多實體產業都面臨成本較高的難題。他認為,制造企業要運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等手段加速轉型升級,積極應對新常態和新變化。過程中,辜勝阻還專門舉例介紹,傳化集團正在打造線上線下的智能物流模式,來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對此,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建沂深有同感,現在講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所謂信息化,互聯網+等,根本上是企業競爭力問題,其核心還是成本問題。他還認為,實體經濟支撐著浙江的脊梁,浙江制造轉型一定能走到前面,走向成功。
從1986年創辦至今,傳化已發展成為擁有化工、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五大事業板塊的現代民營企業集團。徐冠巨在論壇上著重介紹了從2000年就開始探索的傳化物流模式,給出傳化的轉型升級思考和答案。
傳化為每個城市建一個公路港,未來將在全國打造170個這樣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到今年已落地80多個城市。徐冠巨說,在這些城市區域共享平臺上,集納起業務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和支付金融等系統,再在此系統上培育一批服務公路物流的互聯網產品。
中國有400多萬公里的公路,就是沒有這樣一套信息化系統來指揮。徐冠巨進一步闡述說,通過公路物流網絡運營系統的建立,我們建起的每一個公路港,將為所在城市的生產企業降低運費40%,降低物流費用20%以上。
對物流和信息化問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表示,生產企業要有物流和供應鏈規劃,借助平臺和信息化技術來降低自身物流成本。
實業企業要向馬云等互聯網企業學習,積極擁抱互聯網,大膽推進信息化。 徐冠巨補充說。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也同樣認為,新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為制造業轉型指明了方向,企業要嘗試走出去,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和技術,開展智能制造、服務性制造,促進兩化融合,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
助力生產性服務業水平的提升,讓浙商企業,讓所有制造業企業不只是單打獨斗,這是我們的夢想。徐冠巨最后說。
傳化與浙商
2002年徐冠巨當選為浙江省第八屆工商聯會長,次年當選為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開創了中國新一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參政議政的新高度。 2004年6月《浙商》雜志在徐冠巨的推動下創刊,并舉辦了首屆浙商論壇。
2005年在徐冠巨的主持之下,浙江省工商聯進行了大規模調研,完成了主題為浙江省民營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查報告。
2007年全國兩會前夕,徐冠巨在長三角各地走訪浙商,并為以浙商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如何自我突破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議。
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徐冠巨提交《實現經濟增長向民間投資拉動轉變》的提案 ,指出 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規范民間信貸行為,充分調動浙江省巨大的民間資金等眾多實質問題。
2011年10月25日在徐冠巨的建議下,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召開。會上,徐冠巨作為浙商領軍者與民企代表,宣讀了《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宣言》。
2012年徐冠巨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第一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擔任此項職務。
2012年浙江省兩會,徐冠巨建議進一步發揮在外浙商項目、資本、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鼓勵他們回歸創業創新,為浙江經濟社會新一輪發展作出貢獻。
2015年10月,徐冠巨被聘任為新成立的浙商總會顧問,并出席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