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亚洲欧美日韩天堂在线-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操逼视频大全在线观看

MENU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集團新聞   新聞詳情
40名央媒記者聚焦!看謝徑安·傳化農創村何以“長出”新質生產力?
發布時間 : 2024-12-04

12月2日,近40名央媒記者走進位于謝徑安·傳化農創村,深入了解鄉村如何踐行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記者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謝徑安傳化植物科學中心、創夢農場、謝徑安傳化農創中心、產村融合區徑游村。

在謝徑安傳化植物科學中心,番薯脫毒科研項目、蝴蝶蘭分子育種科研項目等種業創新項目吸引記者們紛紛拍照記錄;數字種苗工廠內,智能播種催芽、全自動移苗補苗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新培育的種苗讓大家好奇地駐足觀察;在品種試驗溫室,多彩的小番茄新品種讓試吃的記者們直呼“真甜”…… 
1.jpg

參觀現場

“參觀了智慧農場,感覺浙江省在科學助力農業發展方面發展迅速,尤其是運用了很多智慧技術在播種、育苗等環節,也看到了很多先進的設備。”光明日報記者王美瑩點贊了謝徑安·傳化農創村,“剛才聽負責人介紹,這里還與全國多所科研院校和企業開展合作,這種凝聚各方力量、一起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精神,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 

2.jpg

集中采訪

在集中采訪環節,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圍繞“在鄉村如何踐行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向記者們做了進一步深入介紹。
3.jpg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01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踐行新質生產力
要堅持科技立村、產業立村
在當前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以及國內經濟社會結構深刻變革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展新質生產力。
4.jpg

從2000年開始,傳化就率先以民營資本投身高科技農業事業,承建省級和國家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用科技力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2021年,傳化又積極響應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投身到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建設中來,重點聚焦都市圈近郊鄉村如何實現全面振興的難題。

“鄉村要振興,首先要因地制宜踐行新質生產力,樹立科技立村、產業立村的理念。”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在采訪交流中表示,傳化通過“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抓科技創新,發揮傳化農業過去20多年育種育苗技術和花卉產業優勢的同時,搭建科創平臺,引入更多農業科技企業,形成科技資源聚集;另一頭抓銷售流通,通過傳化企業的市場優勢幫助農民把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兩頭帶動中間的生產環節,讓農民參與進來,得到實惠和收益。

5.jpg
走進謝徑安·傳化農創村,生物育種實驗室、育種科研溫室、數字種苗工廠、品種試驗溫室等各種先進農業設施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搭建了全場景科研試驗平臺,助力成果轉化與產業推廣。”傳化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眼下,科研溫室即將啟用,可實現每年4-5代培育,大大縮短了中試周期。

去年,湘湖實驗室油菜育種專家張冬青把油蔬兩用油菜和彩色油菜的品種試驗放在了謝徑安。有不少來自天南海北的考察團在謝徑安了解到油菜品種后,主動聯系,希望把新品種油菜在當地做推廣。“通過謝徑安這個平臺,傳化幫我們把油菜已經推廣到了浙江寧波、嘉興,廣東省佛山等地。”張冬青表示。
6.png

張冬青在謝徑安進行油菜育種試驗

再比如,傳化建設數字種苗工廠,針對一家一戶干不了,或干起來不經濟的痛點環節,全由傳化代勞,再通過生產設施、種苗繁育、農資供應、渠道銷售等“六統一”,與家庭農場形成利益共同體,既兼顧效率,又增產增效。
自項目啟動以來,謝徑安·傳化農創村從花卉、番茄、種苗三個產業切入,發揮我們在育繁推一體化等方面的優勢,育好種、繁好苗,種苗技術與產品流向四面八方,輻射長三角。一年多時間,種苗村、番茄村、花卉村等鄉村特色產業初具雛形,番茄草莓受到市場青睞,科技和產業蒸蒸日上。
6.jpg

品種試驗溫室

02
鄉村振興蘊含著巨大的新質生產力
如何激發和撬動是關鍵
在“謝徑安”的徑游村黨委書記謝銀火看來,兩年前的徑游村是一個發展路徑單一、發展活力不強、基礎設施滯后,凾需破立前行的鄉村。自“謝徑安”項目啟動以來,政企村農各自發揮優勢,在先行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兩年后,呈現在村民們眼前的是鄉村的快速蝶變。
“農村是一方熱土,本身就孕育著新質生產力的能量和熱量,需要被更多力量激發和撬動。”徐冠巨認為。“謝徑安”以“產業+公益”的合力,讓村農成為發展主體、受益主體。
7.jpg

今年,浦陽鎮人民政府與傳化慈善基金會、浙江傳化鄉村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鄉村創夢家計劃”,成立1000萬元“創夢基金”,支持100個項目在謝徑安創業創新。

到目前為止,“謝徑安”已有不少年輕的農創客和農創企業入駐,并在傳化團隊的幫助下,落地生根。比如,農業農村部頭雁學員、省級農創客繆新華把自己的“井田農社”落戶在“謝徑安”,種植了近50畝的草莓和小番茄,團隊為其提供“六統一”的標準化服務,從種植到銷售,從生產到生活,全場景解決其入駐以來的后顧之憂。
8.jpg

井田農社創始人繆新華

不久前,繆新華申報的高品質果蔬項目還通過了謝徑安鄉村創夢家計劃首期路演,獲得了10萬元的創夢基金資助。他計劃用這筆資金,在謝徑安舉辦“村農種植技術交流會”,幫助更多村民成為掌握新技術的新農民。
9.jpg


繆新華與另外兩名農創客獲得首批A類項目創夢基金

共創共富中,傳化也在加速融入鄉村。政企村組建“謝徑安”聯合黨委,打造企村融合式黨建品牌;傳化·慈善大棚項目,針對三村的殘低保、低邊家庭,讓14戶困難家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傳化培育徑游村成立的浙江省首家村級公益基金會,開展“木槿花開”“公墻議事”“志愿服務”等全村可以參與的文化復興項目;傳化農創中心還落地了全區首個鎮街全民藝術學堂,開展舞蹈、戲曲等多門課程,滿足村民不同年齡段與興趣愛好需求,也為其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機會……
10.jpg

謝徑安三村合辦母親節活動

“目前‘政企村農’的共建理念成為共識,村民從懷疑、觀望,到積極參與投入。經過實踐證明,鄉村振興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美好“三農”政企村農缺一不可。”浦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郭建達表示。 
03
“記得住鄉愁”,煥發鄉村的生機和活力
就是最好的新質生產力
當下,城鄉皆被鋼筋水泥圍繞,少了些原生態與接地氣。鄉愁,成為了一代人美好的回憶,也成為年輕人的向往。
自項目成立以來,謝徑安充分保留了原本的“山水林田湖”生態自然肌理,避免大拆大建破壞環境,以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開展鄉村建設,不斷營造 “蘆葦蕩、青蛙叫、老黃牛、小魚游” 帶有鄉愁韻味的生態場景,鄉村整體風貌有了顯著提升。
11.jpg

徐冠巨視察指導“謝徑安”生態治理

在建設過程中,傳化關注水系和林地的生態治理,讓水系的環境提升與經營治理相結合,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環境的同時,配套發展林下經濟體驗項目,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徐冠巨認為,“隨著“記得住鄉愁”在謝徑安呈現,這里成為了杭州市民的打卡地。來的人多了,這里就熱鬧了、富裕了、發展了,鄉村煥發出生機與活力,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謝徑安·傳化農創村已接待了300多批考察團,近兩萬人慕名而來的參觀者、訪問者來到謝徑安學習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

12.jpg

來參訪的研學考察團

未來三年,謝徑安·傳化農創村規劃了46個建設項目,包括花卉示范基地、未來農港、農產品加工園、新農人學院等一批科技產業項目,以及鐵帽山林下經濟、幸福河湖水系提升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我們感受到產業立村、科技立村是對的,我們也切身感受到了農村蓬勃的新質生產力的能量,體會了總書記‘記得住鄉愁’的意義,看到了希望的田野。鄉村振興大有可為、大有希望。”徐冠巨表示。

下一步,謝徑安·傳化農創村將持續發揮“政企村農”多主體合力優勢,堅持科技立村、產業立村,把謝徑安進一步打造成為“規劃好、建設好、環境好、經營好、鄉風好、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