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提供商,到時間合伙人,再到生態鏈接者,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產業園區的空間供給、產業招商、園區運營面臨眾多新挑戰,整個行業邁入迭代升級期。
那么,傳化科技城何以突圍成功,連續五年蟬聯“年度創業服務機構”?蕭山區決策咨詢委員會特聘顧問、傳化科技城戰略顧問葛培健提到了三個關鍵詞:政企協同、生態打造、產城人文。
追根溯源,傳化科技城的核心發展模式,在于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作用,成為產業園區建設的鮮活樣本。
從產業來看,傳化科技城聚焦前沿的生物技術產業,著力構建覆蓋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產業創新生態體系,打造國內首個合成生物成果轉化基地。
從科學家的切身感受出發,傳化科技城圍繞科學家的“工作圈”和“生活圈”,通過社區運營以及城市配套,為入駐者帶來歸屬感、認同感和向心力。
有界的“圍墻”與無界的“煙火”,在傳化科技城彌合,正如在荒野種出爛漫的無盡花海。
政企協同 深耕生物技術賽道
近段時間,省市區領導紛紛來到傳化科技城調研,了解其發展模式與機制。
作為一個產業園區,傳化科技城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目光?省領導在調研時說,“希望繼續大膽探索以龍頭企業牽引,帶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新路徑,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
傳化科技城最突出的名片,是政企合作模式的創新: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通過“長期堅持,國際視野”的整體規劃、“以園養園,區域平衡”的創新政策和“各司其職,合力而為”的體制機制,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投資運營傳化科技城。
放眼全國,該模式也屬于鳳毛麟角。
具體來說,蕭山區政府成立了杭州傳化科技城管理委員會,傳化集團成立了杭州傳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政企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傳化科技城。其中,政府為產業發展確定方向,傳化科技城則依托傳化集團作為鏈主,發揮市場主體職能作用,兩者同向,保證了區域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
比如,前不久上榜“未來醫療100強·創新獎——年度生物醫藥標桿園區”榜單的錢灣生物港,便是由蕭山區政府與傳化集團重點打造的生物技術產業園區,也是政企合力共建的“生物核”。
蕭山作為杭州市重點支持的合成生物發展區之一,著力打造引領全球的合成生物產業創新高地。傳化集團積極響應,并充分利用自身實業基礎,在錢灣生物港橫向兼顧CGT(細胞基因治療)、醫療器械,縱向聚焦化工、農業等領域對合成生物的應用,構建合成生物“科研—轉化—產品”一體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推動一批科創企業快速成長。
如今,蕭山區合成生物未來產業先導區獲財政專項激勵,錢灣生物港起了托底作用。這是傳化科技城基于傳化集團發展脈絡,選擇深耕合成生物賽道,打造“合成生物成果轉化基地”的一個縮影。
為此,傳化科技城還專門配備了合成生物招商團隊,組成人員90%以上都是生物化學相關的碩士。去年8月底錢灣生物港開園,目前已引入以湘湖實驗室、歐詩漫、凌意生物、禾秒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省級實驗平臺、行業龍頭企業、準獨角獸企業總部項目,生物技術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
基金聯動 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前不久,凌意生物出席第27屆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年會,公開了LY-M001、LY-M003及LY-N001三條基因治療研發管線的最新研發進展。
一年前,在傳化EVC基金生態體系的引領下,凌意生物在錢灣生物港設立總部,企業CFO鄧高明表示,“該體系不僅資源稟賦強大,企業落地后更是為我們鏈接了各種產業資源,承載了我們的發展需求。”
一年時間,凌意生物項目被列為江南科技城準獨角獸重大招引項目,已完成國內首個針對戈謝I型的基因治療藥物的首例患者給藥。
產業生態的核心在于企業。凌意生物是傳化科技城EVC基金生態體系中成功引入的第一個項目。EVC是Eco System VC的縮寫,即基于生態系統的投資。該系統的核心在于,通過產融投一體化,多方位賦能,打造“基地+基金”“房東+股東”的發展模式。
從具體基金群來看,該體系包括了10億元規模的科技城產業發展母基金、30億元規模的中金傳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5億元的生科創投基金和100億元規模的傳化科創產業基金。“從種子孵化、天使輪、VC/PE到覆蓋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群,足以讓資本持續賦能科創企業。”傳化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
檢驗成果的指標,是培育出的高質量企業數量。目前,傳化科技城已引入和培育100多家企業,生物技術產業集聚度達65%。其中包括準獨角獸企業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75家,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6家,省級研發中心2個,市級研發中心6個。
值得一提的是,處于種子、天使、加速、產業化階段的企業分別占比20.83%、25%、45.83%、8.34%,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態勢。
可以看到,在傳化科技城,以投促引已成為產業集聚重要抓手,投引結合的成效也已開始顯現。那么,傳化科技城又是如何實現對招商項目“投早”“投小”“投硬核”的呢?
2023年,傳化科技城專門成立了自己的產業研究院,圍繞生物技術產業鏈、供應鏈,跟蹤研究細分產業動態、制定招商地圖和產品方案等,為各個業務部門進行全方位賦能。
此外,傳化科技城規劃有2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載體,根據生物技術企業在孵化、加速、研發、生產、總部不同階段的需求,已建和在建的已有近100萬平方米,可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需求。
鏈主企業是一地制造基礎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在引外安內扶小微的基礎上,傳化科技城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培育本土鏈主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傳化集團鏈主企業為底,傳化科技城的愿景,是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服務科學家和科創企業快速發展。”
有域無界 激發科學家創新創業熱情
神拓生物CEO周露很喜歡傳化科技城的活力氛圍,幾乎一眼就相中此地,“做藥物開發需要寬松自由開放的環境,這里‘沒有圍墻’,氛圍特別好。”
落地傳化科技城之后,神拓生物已布局多條體內基因治療管線,并進行生產基地的建設。在此期間,周露參與了傳化科技城的科創系列活動,與其他企業有了緊密交流,“我們在歐洲有商務網絡,可以推介傳化科技城內企業的成果。”
來看一組企業間的互助:杭州紐龍生物科技的產品主要包括生物活性蛋白、生物制品以及蛋白分離純化材料等;神拓生物在歐洲深耕多年,幫助紐龍生物進行產品的海外拓展;而紐龍生物的產品,正是杭州極麋生物科技所需要的原料;極麋生物深耕細胞培養肉的技術研發,已完成多輪融資,并與杭州衍進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
這些生物醫藥企業,因為發展“土壤”來到傳化科技城,進行了有效互動交流,并實現了上下游合作。這背后,是無界的“煙火”消融了企業間的陌生。
科學家在一起,需要創新、包容、有活力的文化氛圍。為打造產城人文融合的都市產業新城,傳化科技城以創新活動營造活力氛圍,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支持、測試分析服務、科學家交流和項目合作路徑,攜手賦能傳化科技城內生物技術科創企業發展。
有意思的是,容銳生物總經理孟彥和神拓生物CEO周露不約而同為傳化科技城的工程隊點贊,“生物醫藥企業在環評準入方面相當嚴格,科技城充分利用傳化在產業鏈上所有的資源,為我們提供了專業的解決方案。”
研究院、招商、投資、產業運營和物業服務,在“研招投運服”一體化的操作模式中,讓入駐科學家充分感受到了良好的科創生態。如今,入駐創業者中,博士占比高達78%,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占比達72%。
隨著國際社區、國際學校等高標準配套不斷豐富和醫院、商業、住宅等城市功能設施逐步完善,海外人才獲得了看得見的發展保障,未來更將有青創中心、人才公寓等園區配套落地。“我們服務的終極目的,就是讓科學家能以更輕松的姿態投身于科研成果轉化,實現科創理想。”傳化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手記
如今,產業園區的競爭,已聚焦于產業生態的構建。傳化科技城作為傳化集團與蕭山區共同打造的以生物技術產業為主導的園區平臺,已成為實體企業探索產城運營模式的典范。其成功密碼,歸根結底為一句話:讓專業更專業。
為了讓專業更專業,傳化科技城聚集了一支懂產業的團隊,植入資本屬性、鏈入產業生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專業載體、搭建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踐行EVC生態投資模式,構建了“醫產學研”的有機生態,也就此成為了合成生物這一細分產業領域的全方位服務者。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創業者表示,在這里,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身份轉變特別絲滑,“這些專業服務的提供,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五鏈’深度融合,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只要做好自己專業的事,其余的交給傳化科技城就好。”
產業園區早已不再是純粹的空間載體,而是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產業基礎設施。創新企業和資源不斷集聚,新科技、新產業融合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不用出“城”……專業服務迭代升級形成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自然會結出越來越多的創新果實,并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構筑產業生態的核心競爭力。